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如何"觀看"現今的美術樣貌

上週日到台北的美術館走一趟,看看台灣與國外藝術家一同交織出的,
台灣指標性的台北雙年展

或許很多民眾走進欣賞會存著一肚子的問號,
現在的藝術到底在做什麼?
當繪畫作品已經少於10%,
也不把"美"當作唯一準則,
我們到底要用什麼心情去觀看現在的當代藝術?





其實除去"美"的糖衣,更能關切到藝術家所想表達的內涵

過去所謂的"美術"作品,一直被綁在"美"學的框架中,
但是藝術的內涵與題材其實一直和我們身處的環境息息相關

當地球遭受到氣候暖化、森林遭到濫伐、土壤汙染等環境的變遷,
藝術家們所關注的議題已經不是由"美"一個字所能蓋擴的

面臨現在這個多元紛亂無法定義的社會現狀,
藝術家必須以更多多元的觀點去詮釋藝術作品

自1990年代以來,藝術一直著眼於社會範疇,突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面,
無論是個人或社會、友好或敵對皆然,藝術都成為主要的參考領域。

藝術家運用他們敏銳的感知,挖掘出我們還未意識到的真實面貌,
同時也必須思考它與社會、歷史及文化之間的關係,
將他們所觀察到的現象轉化為作品,運用各種手法來詮釋內心所要表達的訴求


2014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
----------------------------------------------------------------------------------------------------------

黃博志 / 台灣 /〈生產線—— 中國製造& 台灣製造〉

沿著「台灣—深圳—台灣」這條
成衣產業外移、回流的路徑做為藝術生產的想像,串聯深圳、台北兩地的兩個展覽,
將展覽(深圳雕塑雙年展)與展覽(台北雙年展)之間視為一(異)種暫時性的生產線,
生產由藝術家與生產者所共同設計的藍色丹寧襯衫。
這條生產線上的歷史、文化、經濟、生產、消費關係將是作者所關注的。




----------------------------------------------------------------------------------------------------------

梁慧圭 / 韓國 / 原始女人&巫醫男子

12 個擬人造型的燈光雕塑裝置。她在衣架造型的金屬架上懸掛物件,
這種用工業生產的現成物創造出宛如外星人式的組裝雕塑,
暗示著自然與超自然概念和日常生活融為一體。
〈原始女人〉身上色彩鮮豔的人造植物,以及與其對應的男性〈巫醫男子〉的各式假髮,讓我們聯想起縱橫交錯的貿易路線與商品的全球遷移史。






----------------------------------------------------------------------------------------------------------

吳權倫 / 台灣 / 沿岸採礦

此稱的「礦」其實是一類在海邊遭受人為焚燒及自然風化而生成的物件。
他們有著近似天然產物的外表,實際卻是不容/溶於自然的石化材料。
「礦」隱喻了對這些物件再資源化的想像。借由立體掃描,
將物件轉為不具厚度卻有量感與質地的3D 檔案,再透過軟體的重組與調變成為一件「影像物」。
這些「礦」佐證了當下的世界作為一個循環的整體,
「人造」或「天然」的古典分類已不再適當。「人造後自然化」與「天然後人造化」或將成為更具積極意義的辨別準則。




----------------------------------------------------------------------------------------------------------

彼得.布根豪特 / 比利時 / 盲人帶領盲人第66 號

彼得. 布根豪特追求混種形式的雕塑手法,回歸於強大的宇宙,
得以創造出物件本身所具有的積極力量。布根豪特利用工業廢料及隨手取得的材料,
做出大尺度的雕塑裝置作品,乍看之下,它們似乎是遭到棄置的結構體或災難現場的殘餘物。





----------------------------------------------------------------------------------------------------------

彼得.斯坦弗里 / 瑞士 / 噴氣

彼得.斯坦弗里(Peter Stämpfli)以照片或影像為出發點,開始畫一些「比實物還大」的作品,藉以傳達一些「普通到不會引起大家注意的表情和物件」。他從1965 年起就開始創作汽車零件的寫真作品。他將畫布切割成輪胎、輪子、方向盤等形狀,依展出空間而異,以不
同方式加以陳列。



----------------------------------------------------------------------------------------------------------

彭泓智 / 台灣 / 大洪水── 諾亞方舟計劃
因近期的渡輪翻船事件,洪水問題等生態議題,〈大洪水—— 諾亞方舟計劃〉這件作品表現人類在面對如此浩劫的無能為力。
人類世的劇烈加速度造成了氣候異常,環境污染及生態危機。所有用來控制這個議題的措施都起不了作用了。人類再也沒有辦法回到過去尚未受到侵害的原始風貌,而成為自作孽的受
害者。這件作品隱喻了自然和快速發展的工業文明間的巨大矛盾。



----------------------------------------------------------------------------------------------------------

瓊.喬納思 / 美國 / 復活二號

〈復活〉這件作品是以冰島作家哈爾多爾. 拉克斯内斯(Halldór Laxness) 於1960 年
代發表的小說《在冰川下》(Under the Glacier)為基礎。喬納思表示,這部小說「重點擺在某條特定的冰川上,可說是在向大自然的精神面向致敬,但由於當前冰川正在融化,〈復活〉便是對冰川融化這種情況的省思」。




----------------------------------------------------------------------------------------------------------

蘇拉西.庫索旺 / 泰國 / 黃金幽靈

在這件大型裝置作品〈黃金幽靈〉中,庫索旺邀請觀眾,從一大堆工業廢棄人造纖維線紗的地景中去獵尋由他本人親自設計與製作的藝術作品—— 12 條貨真價實的金項鍊,它們象徵著一種黃金幽靈。夠幸運的觀眾,就會找到藏在亂線堆裡的黃金寶物,並將它帶回家。

他曾經說過:「這件作品讓藝術作品的『遺失』或『消失』這個詞有了新的概念和意涵。正
是因為金項鍊在觀眾『手上』所造成的『缺席』,整件作品才完整。」庫索旺利用他這件參與式和



----------------------------------------------------------------------------------------------------------

吳建瑩 / 台灣 / 2歲半到12歲的繪畫作品

本屆台北雙年展吳建瑩試圖在異國生活的現實脈絡中去汲取養分,並羅織、提呈一個三角(多角)關係。
該計劃的發想始於藝術家與切斯諾(Chesneau)一家人在法國夏杜(Chatou)的相遇。
對他而言,藝術計劃的重點在於「計劃」:一項共同的工作。

這次雙年展的作品計劃允許他們在彼此各異的生活中樹立起共同的目標,並能更加積極地
相處、交換意見。雙年展作品,在某些意義上,也就是這段共同生活的展現,唯一不同的是藝術家換人做了。該計劃展出范天牧(LéopoldChesneau,12 歲)自二歲半以來約200 幅的繪畫作品,媽媽(范瓊熹)十年來的觀察筆記也將成冊出版。最後,吳建瑩拍攝了一部關於范天牧的紀錄片,並採訪了他的家人、朋友、鄰居與小學美術老師。簡言之,這是一項圍繞范天牧的繪畫創作所開展的(藝術)計劃。


 ----------------------------------------------------------------------------------------------------------

羅智信 / 台灣 / 飼養箱(鳥巢)

〈飼養箱( 鳥巢)〉作品包含三個樹枝裝置,分別安裝於牆面上,每個樹枝裝置上皆有一個以椰子殼作成的鳥巢;椰子殼中白色的果肉將被替換成以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雕塑。而〈飼養箱(苔球)〉這件作品以籃框、籃板、籃網與籃球所組成,並置於牆面。籃網中裝著正常的籃球與以籃球製成的苔球,苔球表面覆蓋著乾水苔(通常都作為培養植物的介質),青苔則生長於其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